一多年前,我在公司的一項主要工作就是人力資源管理的計畫與執行。
目前公司採用的對新鮮人從徵才、面試、離線訓練、On Job Training整個流程的規劃設計的雛型差不多可以說是那時候我跟老闆還有其他資深工程師
對我們這種公司來說,找人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
1. 開發水準沒有到一定程度的開發者,在我們公司很難生存。
2. 我們公司很小、競爭對手跟客戶都散佈在世界各地, 公司裡每個人都有多重任務職責在身上,也就是說我們很忙, 平常很少能夠特地跑去顧新人,必須找進來的新人本身就『我們教得動』『會主動學習』才行。
在這樣的找人標準的前提下, 我那一年應該要很常抱怨新人不受教才對,但事實上,在制度與流程建立後,找進來的人偶爾才有讓我們需要抱怨的時候。
所以,我認為,新人受不受教,大部份是公司自己的問題。
如何定義不受教? 這個人『不受教』是指他不聽話嗎?還是他聽不懂?還是是他聽得懂、也願意做但做不來?
不論上述原因是哪個, 一個新人正式上線開始承接公司有實際產出的業務、與大多數的人合作之前,這些都是可以發現並且排除的。一個人的專業水準夠不夠,這應該是短則一個星期、 長則三週就要能辨別的事情。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好不好,一個月的相處,從他問的問題、 給他的指示他如何應對,應該要可以知道。
如果一間公司老是在抱怨找進來的人不適用、總是覺得新鮮人都是『 草莓』,那這間公司應該要先去檢討它的人力招募訓練篩選流程。
我們公司的人力招募訓練流程是這樣的:
0. 招募文宣,一份好得招募文宣要可以『清楚說明』 應徵者所應具備的技能,舉例來說,『會用M$ Word』 這就不是個清楚的說明,『可以用M$ Word編輯排版功能編排一份內容如XXX ,可出版印刷的刊物』這才叫清楚的說明。
1. 筆試,我們花很多的時間建立一份適當地筆試題目, 而且持續的因應需求修正它,一份好的筆試題目應該要讓應徵者可以用力思考超過一個小時。 並且全面的檢測這個人『必定得有』的能力與少數『有最好』的水準。 題目的數量應該要在限定時間內,預期招募的人的水準『幾乎寫不完』的量。
筆試做的好,招募時給的條件就能放寬, 公司就越不需要靠不可靠的學歷與可以唬爛的履歷來判斷人。(另外,新人的筆試題目與高手一定不會相同)
2. 面試,一定要有流程,簡單的流程就是:
公司介紹、工作與職務內容介紹、檢討筆試結果、開放性問題測試、 英文口試。
以上兩關基本上要能刷掉70%『 未來實際訓練時不會有機會通過的人』。
人很多很難找、公司的資源有限, 一份好的筆試題目與面試流程是絕對值得投資的東西。
3. 離線訓練,所謂的離線訓練, 就是給新人與實際業務無關的一系列訓練項目,測試新人的執行能力、學習能力與跟用人主管溝通的能力。在軟體開發, 能玩的項目有,技術簡報、專題實做、專題發表、認證考試...等等, 高時程壓力、高學習壓力是這個階段的重點,目的在於:
所以,我認為,新人受不受教,大部份是公司自己的問題。
如何定義不受教? 這個人『不受教』是指他不聽話嗎?還是他聽不懂?還是是他聽得懂、也願意做但做不來?
不論上述原因是哪個,
如果一間公司老是在抱怨找進來的人不適用、總是覺得新鮮人都是『
我們公司的人力招募訓練流程是這樣的:
0. 招募文宣,一份好得招募文宣要可以『清楚說明』
1. 筆試,我們花很多的時間建立一份適當地筆試題目,
筆試做的好,招募時給的條件就能放寬,
2. 面試,一定要有流程,簡單的流程就是:
公司介紹、工作與職務內容介紹、檢討筆試結果、開放性問題測試、
以上兩關基本上要能刷掉70%『
人很多很難找、公司的資源有限,
3. 離線訓練,所謂的離線訓練,
如果這個人未來在公司不會有機會,此刻就一定要刷掉。 不論是不是軟體公司,只要是偏知識工作, 比起招錯的人進來造成的後果,一兩個月的新鮮人薪水實在太微不足道。
離線訓練時期公司薪資照給、做的項目又跟公司業務實質產出無關, 就能夠確保執行上公司沒有道德風險問題, 這使得新人在面對高壓與要求上沒有藉口逃避:他要不全力以赴、要不放棄出局。
離線訓練時期公司薪資照給、做的項目又跟公司業務實質產出無關,
很多公司不曉得離線訓練的重要性而想要跳到OJT, 這是愚蠢的會計算盤。
4. On Job Training, 基本上到了這個階段這個新人就幾乎可說是能用了,這個階段主要是讓新人實際的與團隊成員互動,蒐集團隊成員、 老闆對這個新人各方面的軟性看法。
4. On Job Training,
事實上,以上這樣的流程與制度不只為公司帶來利益, 它同時也是一個應徵者適當地用來找公司的依據。
一個招募馬虎、面試隨便、不在乎訓練新人的公司, 或許是個對員工工作成果有要求的公司,但它不會是一個對員工在專業能力的培養與成長真正在乎的公司。 而長期而言,一間知識經濟下的公司在新鮮人注入的流程上失敗, 這間公司幾乎必定會在公司的成長與文化養成上遇到瓶頸。
原因很簡單:
知識經濟下的公司,公司知識的累積與市場資訊的流入, 會不斷地去刺激組織去重新定義追求的目標背後的價值範圍,這會使得公司的知識資產,在複雜度與廣度上不斷地提昇。
而公司要成長就要能有更多可以流通運作這些知識資產好發揮價值的人加入。於是, 新人在公司的生存與事業發展機會的基礎,就建立在他能掌握多少公司知識資產上。
當一間公司在新人加入的流程上失敗, 新人的生存率就會隨著公司知識資產的累積而降低。畢竟,沒有道理認為 台灣每年畢業出來的社會新鮮人變強的速度跟公司的成長速度是一樣的。
一個招募馬虎、面試隨便、不在乎訓練新人的公司,
原因很簡單:
知識經濟下的公司,公司知識的累積與市場資訊的流入,
而公司要成長就要能有更多可以流通運作這些知識資產好發揮價值的人加入。於是,
當一間公司在新人加入的流程上失敗,
而訓練新人、灌輸知識給新人與教育客戶、灌輸知識給客戶, 本質上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所以,如果一間公司創造出來的知識就連自己人都不能掌握,
所以,你工作的公司裡常常有人抱怨新人不受教嗎?
好好想想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