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想越覺得透過政策確保租屋價格與國民收入中位數保持平衡是最適合目前局勢的策略。
不管房價再高,不打算擁有就沒啥好痛苦的,而人如果總是有地方住且負擔輕鬆那又何須擁有呢?
從社會穩定的價值觀來看,買房子的人只分成兩種,買得起的跟買不起的。
買得起的跑去買不是問題,買不起的拿下半輩子的收入去拼是為什麼?這就是個必須解決的問題了。
在台灣,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房屋比起其原本的滿足居住需求的物品,更多的時候扮演著財富工具與金融商品。而金融商品市場的波動管制古往今來有多少大有為政府曾長期有效控制過呢?少的可憐。
那政府與其跟房屋市場這個金融怪獸對著幹,不如努力維持房租與房價波動脫鉤,並且透過政策與平台建立起『台灣是一個可以長期租屋的地方』的信用,還比較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