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8日 星期二

教育與測驗

任何環境只要對失敗不要說不容忍,甚至還要懲罰,那小孩在這環境就只會學到「你他媽的就千萬別失敗,不論作弊還是什麼,贏、高分就對了!」,這跟考試次數無關,這跟日常生活中成年人在方方面面給予的各種回饋有關。而一個不容忍失敗的環境,就是在鼓勵作弊、在刻意的栽培心態膽怯卑鄙的下一代。

別的不說,就光講測驗好了,一個健康的教育環境在測驗上應該是:

讓孩子們總是失敗的,如果成功就是滿分,那所有的孩子都必需失敗。

這環境要樹立高標準,要60分及格很困難,絕大部份的人都得挑戰兩到三次以上才可以達到,而無論誰都永遠別想滿分。

老師最重要的工作,是鼓勵再嘗試,根據測驗顯示的弱點去檢討如何做強化訓練、也根據每次再挑戰後進步的幅度給予鼓勵。於是評價老師的標準,就不是他的班平均成績有多高,而是他教的學生平均進步幅度有多大。

教育該講的結果,不是這小孩微積分是高是低,而是他在這門學科上可以走到多遠、他是不是有確實體驗過真正困難的部分,然後引導那些有所發揮的去到有最大發展機會的地方、而沒發揮的就承認自己的東西幫不了這孩子,那如果學生還是想走這條路,就把他引介給別的老師吧。

測驗成績的高低不是衡量標準、進步幅度才是,學生有鬥心、有屢戰屢敗又屢戰的態度才是。
針對失敗與弱點進行大量的強化訓練,然後再次去面對無法戰勝的測驗看看自己能到那裡,這才是教育于測驗上該有的正常價值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