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4日 星期三

為什麼台灣一定要搞新創事業?

我朋友問我:

台灣靠搞新創事業來東山再起有可能嗎?一間成功的新創事業裡面人數那麼少,而新創事業當中能有機會出頭的更是少之又少。台灣有這麼多人要吃飯,這哪有可能?

我的回答是:

這不是利益計算的問題,這是要還是不要有未來的問題。
台灣既有的產業,那些沒出息的,從輸血變吸血,在台灣拉屎拉尿,然後錢賺了去抱對岸大腿或其他地方享福。而少數有出息的,現在也逐漸面對組織僵化、外界特別是中國方面強大的競爭壓力,而需要尋找新的想法刺激與方向。

要取代敗家子、要給還有機會的企業透過整併與競爭來獲得新的概念與人才,大量而健康旺盛的新創事業是必須的。

所以若不做,那早爛掉的會繼續吸血、而還能撐的逐漸凋零,以後台灣年輕人第一志願就是出國當台勞,家底厚、有才能又腦袋清楚的會第一時間離開台灣,留其他人在故鄉隨人魚肉、等死。

而做下去,可預見99%的公司將沒什麼成績、資金丟到水裡,前線enterperneur們撇除放棄不玩的真正陣亡者,剩下的人得持續化零為整,組織起來繼續投入戰鬥往前推進。
整座島要不停地去對這個世界的知識高度、需求水平與遊戲規則做正面對撞,死的死、傷的傷,然後活下來的養全家。

可以說,發展出一個新創事業生態圈,是台灣人、台灣產業對上國際環境壓力與市場需求間的史達林格勒攻防戰。

蘇聯當年能不打嗎?不能,所以既使她人比鎗多、鎗比子彈多,她還是動員所有能拿槍桿的男性下去打,死再多人都在所不惜。

生存下去本來就是一個強悍的選擇,台灣地緣關係上夾在中美兩大市場與強權之間、政治文化上同時既是民主也是專制的frontier、族群歷史上血跡斑斑盡是矛盾和衝突,拜冷戰局勢與前人努力奮鬥所賜,今天能有這般承平局勢已是奇蹟,而接下來這一二十年就是最後的機會了,這是台灣人要掌握自己的命運,在世上尋找一個被需要的位置、不被孤立、不被邊緣化、不被當作棄子隨意買賣的生存之戰。

選擇、策略、努力



去年辦技術研討會的時候,有機會跟一些大二大三的志工朋友們一起合作。


在活動籌備的過程中,跟這些弟弟妹妹們(我嚴重警告他們別叫我叔叔...)有些機會閒聊。他們多數都是念資訊相關的,自然會問起人生職涯發展的問題。

在思考怎麼回答的過程中,我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真是個老青年了。

於是我開始想:離開學校十幾年,當年的時空背景跟現在差好多,我要怎麼給他們建議呢?所以雖然有一吐為快的衝動,卻很難形成論述的字句,只講了些片段的東西。直到最近,我才逐漸的整理出或許我能給的建議:

十幾年前開始找工作的時候,我跟自己說:
往下看,如果你不欠錢、家裡也不缺你那雙筷子,找工作最重要的指標應是工作的『市場價值可累積性與可轉換性』,專業技能、知識、經驗都算。
薪水、福利、工作內容,一切都應該以這『可累積性』與『可轉換性』做準繩。
如此,則高重複性的工作如零工不可做、加很多班導致沒時間進修英文與其他課程的不可做、累積的知識只對該企業有用無法轉換的不可做。

現在,累積了一些經驗,我跟自已說:
往上看,人生要不後悔,依重要順序先後是:做選擇的勇氣、執行時的方向策略、最後才是夠水準的努力。也就是說人生最容易後悔的,第一是做個人云亦云的膽小鬼、第二是呆呆向前沖的蠢人、最後才是懶惰蟲。
而成功失敗是到了最後的最後交給上天去決定的,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除非是個邏輯不好的結果論智障,不然人是不該因為失敗後悔的。我個人是寧可因為自己的選擇而失敗,也不打算在惶惑中被潮流覆滅。


所以離開學校、出社會後該知道的事情:

一、知道努力沒有對價。忘掉念多少書就能考幾分這種事吧,做錯方向就是丟到水裡。
二、知道方向策略更多的影響成果。而這世界沒有指引,在變動巨大的年代,大多數的人在給予建議這件事情上有著極差勁的品質
三、知道做選擇時的心態才真正決定了人能不能接受自己的人生。選擇時的心態錯誤,特別是懦弱,會讓人成功時一片茫然、失敗時無法坦然、定方向時優柔寡斷、該努力時縮手縮腳。

的確有人一輩子沒想太多也過得不錯的,但要不他運氣好(而普遍來說人多是倒霉的),要不那是他人眼中的不錯,他自己沒感覺的。


為何我從不擔心追逐技術?

當一個軟體開發從業人員,如果我說我從不擔心追逐技術,可能很多人會很驚訝吧?
不過,大概是離這行越遠的人才會越驚訝。

程式語言從抽象的角度來看,就是一種用來界接人類需求與機器運算的溝通方法,機器或許可以變很快,但人的變化就很慢了。

就算不討論人的不變性,單從知識演進與應用的角度去看:

一個社會、市場的價值矩陣確實可以變化的很快很大,但構築並滿足這些價值變化的可能方案,背後所依賴的知識與科技,則是一路累積的。

所以,不可能出現一種能夠馬上橫掃改變市場,卻與過去的知識與科技完全斷離不相關的技術與知識。

原因是:如果真存在這樣的黑科技,那人類將不俱有理解它的能耐,於是人類得花上足夠的時間去練習這個概念、累積操作經驗與知識後才能真正運用它。那所謂的馬上也就不馬上了。

要舉例的話,狹義相對論在190x年當時是一個突破性的概念,而它不是黑科技就已經需要人類花費兩到三個世代,來掌握它並發展出依賴于它的實際應用:GPS。

所以我從不擔心新的軟體技術一直出,應用的花樣再變,也不可能跳過人類知識的基礎,越是前衛的科技,就越需要時間來熟成、越需要人類發展出能傳播它的知識體系,於是才為社會普遍接受而有機會形成商品。

所以回到軟體技術,看看Functional Programming花了多久才飛落尋常百姓家吧。理論的出現與成熟是1950~1960這之間,應用技巧在接下來的30~40年陸續出現,但出現、成為商用主流用開發的視野則是最近這十幾年的事。

軟體開發就跟所有其他的領域一樣,並不需要特別擔心它變得太快,它或許真的變很快,但快的部分是建立在一種產業不成熟所導致的時尚風格追求上的,大部分開發者的不適應,比起真正知識基礎上的落伍,更多時候是在美感的不認同上。

要我舉例的話:C -> Java -> ROR 之類的鄙視鏈就是個例子。

2015年6月18日 星期四

關於別人的建議


曾遇到有朋友質疑『關於生涯,年輕人從沒做過怎麼知道哪些有用沒用?聽從別人的建議不好嗎?』

我的回答是:從個人角度去看,自己決定去做的,之後發現方向大幅的與設想不同,那這人會反省會修正,於是長時間過後來回顧,他的行為有跡可循、于他是有意義的。
但別人說服他的,一旦事後不理想,他也只會埋怨那個人,但埋怨完這當事人會有任何改變嗎?沒有,這人可能連耳根子軟的毛病都沒有修正,從長時間來看,他的人生軌跡是隨機的,任由他人給予的碰撞來決定方向,也就是布朗運動。

從人性的弱點去看,給建議的人有多少在給建議時,會先講好他的建議將在什麼情況下失效呢?沒有,能這麼幹的長者到目前為止我一個也沒見過。

這是因為人的經驗就是這人過去的歷史,也就是他經歷過無數的白天鵝後產生的"天鵝都是白色的"的認知,而當實際觀察到的現象與建議的基本假設衝突時,這些經驗豐富導致慣性很大的人,通常自尊也很大,於是因著人性當中無謂的權威追求,比起修正說法,是更有可能要硬凹下去的。

當然,有人能提出一隻黑天鵝,舉出任何一位長者,其給出的建議都是有可否証性的,那我絕對願意修正我的講法,面子與對人性重燃希望,我選後者。

『那這樣,難道任何建議都不該聽嗎?』

也不是,而是任何人都得有覺悟,撇除套套邏輯與悖論,任何人的意見都是真相、謊言、偏見的集合體,而這人一旦接受了一個建議,那這建議就不再是建議,而是他自己決定去做、要親自承擔責任的事情了,也就是從此認可了:

在這件事情上,別人的真相、謊言與偏見,從此也是自己的。

所以聽別人說的時候,了解他的價值觀、挖掘這人的經驗來源與生涯背景、探究概念背後的基本假設去建立否証觸發條件,總是必要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