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9日 星期三

理想中的公立大學

目前大學招生限制人數,是建立在一個基本假設上:教育資源有限、學生人數眾多,那時間走到現在,線上學習、開放式課程等等在技術上逐漸成熟,大學招生的人數限制,其實漸漸可以放開了。

在此同時,四年制大學面對現在知識變化的速度其實非常地適應不良:
1. 超過半數的學生在畢業後的生涯選擇,與本科無關,表示有一半的人的青春投資四年在大學教育上,但結果是丟進水裡。

2. 知識變異速度,在網路時代是過去的好幾倍,跨領域知識整合能力比起單一領域熟悉程度要重要得太多,但人會做跨領域的學習必定是他已經有方向跟目標才會知道要跨領域的,可是大部份的人唸大學前都沒有其他領域相關的專業知識與訓練,以至於在大學內的學習變得非常的可惜甚至浪費。

3. 學習與再深造已經是終身都要進行的事情,但目前的制度,要求人們於年輕的時候先投四年在大學本科教育上,之後看個人再投2~5年於碩博教育上,成本風險極高、也不符合普遍知識工作者對學習的需求。

4. 社會明明非常需要讓後來被認可為優秀工作者的人們去進行再進修,但大學受限於目前制度與架構,無法推出量身打造的學習組合、而目前的入學資格篩選也非常的沒有意義,它並不將機會交到最需要這個知識的人手上,而是交到某個高分通過一次性面試或考試的人手上。『畢業於某大學』成為多數學生唯一追求的事情,品牌意義遠大於實質意義。

5. 必修學分與選修學分這樣的簡略分類根本無法呈現不同課程學習與訓練的重要性,事實上,許多課程之間的重要性比較根本是蘋果比橘子,何者重要應該完全視該學生未來人生的就業選擇、學術研究方向選擇而定。

而知識領域變化過於快速,要求學生專注於前人多年前劃定的單一科系領域研習四年,機會成本太高,所以公立大學應該要廢除四年制大學制度,改對每一個單一課程強化通過認證,未來大學不該再以系所為主,而該以課程為主,每個教師與其助教所構成的教學團隊,是一系列課程的推出者與經營者,單一課程的內容與難度必須更加的靈活深入與加強。


好的課程設計應該要求學生具備必須的基礎知識、受過該受過的訓練,也就是所有的課程都應該有某種程度的擋修。
越不要求特定基礎知識的課程,就越該採用線上課程的方式來進行,一堂課一學期學生人數1000人不該是件辦不到的事,對公立大學來說,推動線上課程,讓任何人都可以來學習,才是對社會真正的教育機會均等。

那課程擋修就可以設計成資格制+排名制,比如說進階課程D,需要基礎課程A學期成績拿到90分以上者才可修習。

若進階課程D因為必須於實體教室上課,預計只能收30人,目前報名且資格通過者有100人,前30名才可以上本季的課,後面70名遞補,並與下一季的課程D開課之間新加入的報名者做排名競爭。
如此,將給學生巨大的動力去最大程度的精熟其他進階課程前必修的基礎課程,所謂的60分及格只能讓你拿到修課通過證明,剛好及格者將面對報名其他進階課程時,巨大的排名劣勢。

將大學教育設計成如此,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證有限資源交付到基礎最扎實、也有那個需要的人手上。

大學沒有學分、沒有休學年限,什麼時候你想學,排得出時間繳交學費就可以學,家貧一樣去申請獎助學金,而公立大學系統應該要對基礎知識課程,去做最大限度的細分、設立常態認證考試機構、開辦區域性的實體教學,以作為所有大學進階課程修習的資格篩選基礎。

大學可以有畢業這種事?

在知識是動態的、變化的現代,大學根本就不該有畢業這種事的。

所謂的『畢業』,只是提供懶惰的學習者、不長進的組織一個可以催眠自己停下來的終點而已。

一個能夠幫助特定領域最優秀的教育者,持續的歸納整理知識的前沿、開辦課程、更新並提升社會整體知識工作者的專業水準,才是大學於這個時代真正的使命。

2016年6月28日 星期二

教育與測驗

任何環境只要對失敗不要說不容忍,甚至還要懲罰,那小孩在這環境就只會學到「你他媽的就千萬別失敗,不論作弊還是什麼,贏、高分就對了!」,這跟考試次數無關,這跟日常生活中成年人在方方面面給予的各種回饋有關。而一個不容忍失敗的環境,就是在鼓勵作弊、在刻意的栽培心態膽怯卑鄙的下一代。

別的不說,就光講測驗好了,一個健康的教育環境在測驗上應該是:

讓孩子們總是失敗的,如果成功就是滿分,那所有的孩子都必需失敗。

這環境要樹立高標準,要60分及格很困難,絕大部份的人都得挑戰兩到三次以上才可以達到,而無論誰都永遠別想滿分。

老師最重要的工作,是鼓勵再嘗試,根據測驗顯示的弱點去檢討如何做強化訓練、也根據每次再挑戰後進步的幅度給予鼓勵。於是評價老師的標準,就不是他的班平均成績有多高,而是他教的學生平均進步幅度有多大。

教育該講的結果,不是這小孩微積分是高是低,而是他在這門學科上可以走到多遠、他是不是有確實體驗過真正困難的部分,然後引導那些有所發揮的去到有最大發展機會的地方、而沒發揮的就承認自己的東西幫不了這孩子,那如果學生還是想走這條路,就把他引介給別的老師吧。

測驗成績的高低不是衡量標準、進步幅度才是,學生有鬥心、有屢戰屢敗又屢戰的態度才是。
針對失敗與弱點進行大量的強化訓練,然後再次去面對無法戰勝的測驗看看自己能到那裡,這才是教育于測驗上該有的正常價值觀。

2016年6月26日 星期日

什麼是責任?

『負責』、『盡義務』還有『我認為你得做的』是三件完全不同的事。

負責,是當人於自由意志下做出選擇以後,發生的後果他自己收拾承受、自己捅的樓子自己收。

盡義務,是一個人是否稱職的扮演他的社會角色,不做、做不好甚至刻意違反,會受到旁人以社會規範去譴責。

至於『我認為你得做的』,就是我認為我有指使你的行為的權威,而你就是得照我說的去做。

責任一定得基於『個人選擇』,沒有『個人選擇』,那就沒有負責、只有義務或是被迫。
這三者的區分是非常重要的,人與人之間的悲劇與一切道德錯誤的源頭,都來自於這三者的混淆。

小孩很小的時候,我們的言行示範如何負責、我們的對待形塑他們對社會義務的基礎認識。

而做父母的會失敗,就是這三件事分不清楚,把自己的任性化妝成前面兩個去要求子女。

這些父母教育失敗下的男人女人,常常是人間各種悲劇的發生源,單純風花雪月、聊天吃飯可以,做生意、結婚、甚至只是一起爬山都最好不要。

當別人家的小孩從五歲到二十歲練了15年如何做選擇、同時承擔選擇的後果,而這些人只學到討父母喜歡得到獎賞、惹父母生氣得到懲罰,然後天塌下來一切都有父母頂著...他們的承諾無論如何真心,也是沒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