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4日 星期三

為什麼台灣一定要搞新創事業?

我朋友問我:

台灣靠搞新創事業來東山再起有可能嗎?一間成功的新創事業裡面人數那麼少,而新創事業當中能有機會出頭的更是少之又少。台灣有這麼多人要吃飯,這哪有可能?

我的回答是:

這不是利益計算的問題,這是要還是不要有未來的問題。
台灣既有的產業,那些沒出息的,從輸血變吸血,在台灣拉屎拉尿,然後錢賺了去抱對岸大腿或其他地方享福。而少數有出息的,現在也逐漸面對組織僵化、外界特別是中國方面強大的競爭壓力,而需要尋找新的想法刺激與方向。

要取代敗家子、要給還有機會的企業透過整併與競爭來獲得新的概念與人才,大量而健康旺盛的新創事業是必須的。

所以若不做,那早爛掉的會繼續吸血、而還能撐的逐漸凋零,以後台灣年輕人第一志願就是出國當台勞,家底厚、有才能又腦袋清楚的會第一時間離開台灣,留其他人在故鄉隨人魚肉、等死。

而做下去,可預見99%的公司將沒什麼成績、資金丟到水裡,前線enterperneur們撇除放棄不玩的真正陣亡者,剩下的人得持續化零為整,組織起來繼續投入戰鬥往前推進。
整座島要不停地去對這個世界的知識高度、需求水平與遊戲規則做正面對撞,死的死、傷的傷,然後活下來的養全家。

可以說,發展出一個新創事業生態圈,是台灣人、台灣產業對上國際環境壓力與市場需求間的史達林格勒攻防戰。

蘇聯當年能不打嗎?不能,所以既使她人比鎗多、鎗比子彈多,她還是動員所有能拿槍桿的男性下去打,死再多人都在所不惜。

生存下去本來就是一個強悍的選擇,台灣地緣關係上夾在中美兩大市場與強權之間、政治文化上同時既是民主也是專制的frontier、族群歷史上血跡斑斑盡是矛盾和衝突,拜冷戰局勢與前人努力奮鬥所賜,今天能有這般承平局勢已是奇蹟,而接下來這一二十年就是最後的機會了,這是台灣人要掌握自己的命運,在世上尋找一個被需要的位置、不被孤立、不被邊緣化、不被當作棄子隨意買賣的生存之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